小時候總想不通,為甚麼在香港聲名如此狼藉的中國共產黨能成為祖國的執政黨。後來長大了,才從各種資料上隱若看到一個事實:共產黨取得政權,並非因為她有多好,而是對手國民黨實在太壞。
套用到今天的香港,這種見解依然適用。在建制派與泛民派之間,我會較傾向支持後者,原因不是泛民派有多少建樹,而是建制派所言所行實在太不得民心。這種「不得民心」並非由於她「左」或為政府護航,而是她缺乏政治智慧與小家子氣。
正當近日公民黨及社民連的「變相公投」引來各方抨擊之際,本來建制派大可靜觀其變,繼而收漁人之利。可是偏偏又生怕別人忘記了自己的存在,所以在五子宣讀離職聲明之際拉隊離場,讓立法會大會因人數不足而流會。工聯會王國興還要化身「建制版長毛」,離場時還高呼口號。當民建聯及工聯會眾人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聰明絕頂時,殊不知正自編自導自演一個足以讓他們反勝為敗的鬧劇。這在不少市民眼中,是再一次多數票的暴行。
當建制派力數泛民議員撥款拉布、痛斥五子濫用補選時,建制派令立法會流會的舉動何嘗不是把玩規則以表達個人政治意念?這樣的「流會明志」與五子的「變相公投」,本質上有何差異?同樣耗費了公帑、同樣「利用議會作宣傳」、同樣沒有做好議員的本份,也同樣令大眾市民對立法會越來越失望。一些本來難登大雅之堂的小聰明、小技量,卻出現在莊嚴的立法會內,讓人不屑一顧。
立法會主席曾鈺城表示,這並非首次有議員離場。可這次顯然並非一次單純的離場抗議,而是一次充滿算計的離場,刻意癱瘓立法會一天的運作,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隔絕一些異己的聲音。試問叫我們如何相信這群建制派議員,會願意聆聽小市民凌亂而市井的訴求。
倒是自由黨,在這次「變相公投」中卻招架得恰到好處。以「棄權」應對「變相公投」,四両撥千斤地化五子的攻勢為兒戲鬧劇,將「變相公投」打了一個折扣、降了一個層次。自由黨沒有參與立法會離場抗議,但卻已為「變相公投」表達最明確的不滿與不屑--既然不認同是公投,那便不用太在意。
政治總免不了算計,可是建制派就是學不了「大智若愚」,總是稍見形勢有利便急於邀功。就如每次政制爭拗中,最能鼓動市民上街的不是泛民派人士,而是建制派與親北京人士的言論。
如果一個人離職後再申請同一個職位是荒唐,那麼在職期間無故曠工怠工讓公司無法運作便是失德失職,這樣的員工相信誰都不願聘請。可是,我們總弄不明白立法會議員的僱主是誰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