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

誰讓母雞停下了腳步?

倏忽之間,是你們讓我懂得了母雞的無奈。

拼命地張開羽毛凋零的翅膀,雙腿再疲憊也不敢慢下來,勉強擋住了老鷹的去路。身後的小雞越發長大,數目漸多,然仍心力不知疲。無飽期的黄口長成了啄食母雞的硬喙,索食的孜孜聲漸成了指罵。

在那一刻,讓母雞停下腳步的,不是老鷹的利爪,而是身後的硬喙,那原是她「須臾千來往」餵飼的黄口。

總忙着應對老鷹的母雞,沒察覺小雞早已不是小雞,牠們羽翼已豐、渴盼自由,牠們有能力為自己盤算。盤算,這是母雞不懂也無法教導小雞的。


母親只有緩緩退了下來,別再擋着路。讓小雞自由地奔跑,好讓牠們長得更強更壯。母雞沒有悲哀,只是有點失落,畢竟樑上燕早已是前車之鑑:

樑上有雙燕,翩翩雄與雌。泥銜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。
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孜孜。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。
嘴爪雖欲弊,心力不知疲。須臾十來往,猶恐巢中飢。
辛勤三十日,母瘦雛漸肥。喃喃教言語,一一刷毛衣。
一旦羽翼成,引上庭樹枝。舉翅不回顧,隨風四散飛。
雌雄空中鳴,聲盡呼不歸。卻入空巢裡,啁啾終夜悲。
燕燕爾勿悲,爾當反自思。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。
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﹣﹣白居易《燕詩》
總不能期許每隻在你背後長成的小雞,都能成為母雞,與你並肩擋着老鷹的去路。總不能期許每個碰上的人都是你的戰友。

從今起,小雞的課題是學會支撑自己,母雞的課題是學會放開別人。